首页 数据 > 内容页

“一张图”守护徐州“生态美”

时间 : 2023-06-04 07:36:46 来源:中国徐州网-徐州日报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中国徐州网-徐州日报讯(记者 吴云)“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66.2%,污染控制天数35天,PM2.5累计浓度为48.8微克/立方米……”6月1日上午,徐州市生态环境局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(二期)的屏幕上,“蓝天模块”实时显示全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。该平台整合各类生态环境和污染源监测监控数据、环保监管业务数据,构建了覆盖市、县、街道三级环保数据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和应用体系,在5月28日闭幕的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获评“公共大数据优秀成果”。

近年来,我市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,徐州生态环境治理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。2018年年底,我市在全省率先建设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,走出了一条科技治污、精准治污的新路。为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,消除数据烟囱,市环境监测中心依托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,2021年8月份开始对污染防治平台进行升级改造,以“集成、整合、共享”的集约化思路,建设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。

市环境监测中心负责人李新芳介绍,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(二期)是基于华为徐州政务云资源集约、数据共享的特点,以及丰富的云上产品技术及服务,构建了全市环境状态感知、智能分析、可视化数据、重点问题线索分析等功能;并形成部门间、县市区间的横纵联动、联防联治。平台汇聚“蓝天、碧水、净土、清废、污染源、问题线索”等六大模块,通过“一张图”实现对大气、水、土壤、危废、污染源、问题线索的统一动态监控,实时监控排污单位用电、排放物等污染源数据,实时监管问题线索的办理办结、预警、投诉等环境业务数据,为今后的生态治理决策提供了一个创新性的手段和技术支撑。

目前,平台收集分析的环境数据主要有空气质量站点829个、水质量站点38个、危废相关企业2400余家、污染源相关企业2800余家、移动污染源5000余个。从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,该平台共收集问题线索67717条,已办结66377条,办结率为98.02%。行政处罚立案2906起,结案2282起。从线索分类来看,噪声污染类线索数量最多,共34103条,占比50.36%,其次为大气污染类线索,共25880条,占比38.22%。水污染类线索4553条,占比6.72%。固废污染类线索1817条,占比2.68%。土壤类污染线索266条,占比0.39%。其他类1040条,占比1.55%。李新芳表示,未来,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二期项目将不断优化功能建设,打通各部门及平台的信息壁垒,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,不断增强徐州市民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x